山友户外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7642|回复: 1231

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12稻城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31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概述篇)

08年8月29日我扛着两个背包匆匆出门,10月26日终于回到深圳的屋内,然而59天的远行过程却未停止过的持续刺激我的脑海,其后数晚我一直梦回于山区,夜半醒来甚至会找寻自己的鞋子或试着弄清楚是睡在那一个牛棚中,直到恍然大悟后才安心的再次入眠,这回是玩得太过头啦!

此番远行纯属临时起意,是因为在某个登山网见到了一个连续徒步穿越4段串联山线的征伴贴子,其中的3段是我没走过又十分吸引我的线路,当下就决定跟上,这些线路加上我随后自己要走的雨崩及尼龙大峡谷,估计耗时24-25天,若是时间能配合的好,我还有可能从德钦赶到泸沽湖,蹭个10.1队伍走到亚丁,所以出门时是以最多40天的构想去准备随身物品,没想到这一出门却变成了近60天的徒步登山大远行,不仅预算大大超支,预先备妥的物资及能源也陷入捉襟见肘之地,不过善于学习应变的我还是能逢凶化吉,最终是安然无恙的回到深圳。不仅如此,这回还是我最健康的一次远行,全程没生过一次病,没吃过一颗药,嘴唇没裂过,手指未翻皮也不见皮倒刺,基本上是鼻孔日日畅通,更没留过鼻血,也没便秘现象。提起这些我多少会有些自鸣得意,那可不?如果你知道小我近半年龄的同行其他队员们曾经历过的处境,自然会对我这老家伙的小小成就肃然起敬,呵呵!更何况我们全程翻越4千米以上的垭口超过15个,总徒步行程超过600公里,加上不少晚上是在0度以下辗转难眠,我其中一晚竟然是睡在冰雹粒中(当然是意外),第2天还是要按时上路,那个劲才真是叫『自虐』!

知道我的驴友都会把我归于『自虐』类的山友,我不是很认同这种定位法,因为自觉以往的爬山都是游刃有余,既是身心两相宜,环境也是我所熟悉的,又何来之有的自虐感?尤其是在深圳进行的大多是1-2日的登山,2天以上的是少之又少,再辛苦也是熬一下就过去了。不过若是时光倒退个5年,那时才入行的我也是会有相同看法的,但这岂不是越老越能走了?难怪这两个月的徒步日子中,不仅没见到一位像我一样的可以在山区中活蹦乱跳的长者,更经常要面对小我一辈的山区少数民族的自哀自叹!弄得我一直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真实年龄,免得打击对方太深。

或许你会认为我太过得意啦!其实除了年龄外,我和一般驴子没啥两样,也是靠着双腿两脚取乐,而这方面我却曾下了一些功夫,是累积了一些经验,只不过这两年是越来越少登山了。先不提那令人慨叹的封山令,就算是梧桐山也是人多到让我无立锥之地,上次见到它已是一年前的往事,我早已弃守于罗湖翠竹公园的不到90米高的小山丘中自得其乐,将大部份休闲的时间都交给了跑步,然而我始终不能忘情于往日的川西滇北历程,若是每年只能出行个一两次(要约伴啊!),一定会令我恨到疯。我自认早已练就了一付不错的心肺功能,腿脚能力更是不在话下,又熟谙运动身理学与营养学,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似乎就差找到志同道合又有时间的驴子一起上路。此番的远行召集的机遇恰恰好满足了我的贪念,只是我没料到这样大胆的远行计划竟然是出自一位mm之手,显然她对远行期望值是比我还高,高到可以付诸行动。

行程计划是这样的:
行程的第1阶段是所谓的1个月登山穿越,第2阶段则是腐败南行,最终由云南出缅甸至金三角各国。对我而言,我只能关注于第1阶段的行程,那是以美其名的三江并流徒步穿越挂帅开始,从澜沧江的兰坪穿越到怒江的福贡,其次是沿怒江北上至丙中洛后再倒回贡山,然后坐车转往独龙江的孔目,算是完成三个江的横穿,然而实际上真正需要徒步的只有在澜沧江附近的怒夺村至怒江边的阿都弟村,徒步距离约为45km,其他的行程都是以坐车完成,这三江并流穿越实际上就是个半腐败行。我初次看到这行程计划时就很想提议修改其中到达独龙江的穿越方式,最好是徒步高黎贡山的南磨垭口线,然而这毕竟是别人的召集贴,且她早已言明不改行程方式,所以只能尊重对方的安排,没想到就这一段竟成了日后三临贡山之门,却不得其缘而入的唯一漏网之鱼,那一句『不走南磨垭口』像是在贡山贴上了死符咒,无奈啊!

进入独龙江之后才是真正长期徒步的开始,先是从孔目走到独龙江上游尽头的最后村子-木当,再穿越其支流麻必洛溪的无人区,进入西藏到达怒江边,然后拦车到39km外的查瓦龙,之后再开始徒步梅里雪山外转北线,最终到达云南梅里石,然后坐车转往德钦或飞来寺。对我而言,徒步不是我要担心的,我更关心的是走过独龙江加上麻必洛线路的人不是很多,而所有响导、背夫、住宿及补给品都只能临场找,而且要分两个段落独立安排这些人与事,因为大多数独龙江的背夫都没走过麻必洛线,加上回程太长,更不利议价,而我们为了结省开支,也不想单独请响导,所以在独龙江段的最后一站『木当』,必须在到达时更换所有的背夫,改为有麻必洛线经验的木当背夫。其次是不同的季节对于该地的生态影响极大,因而贴子上对该地行程的描述不尽相同,在未到现场之前,一切的计划只能当做预想应可以如此。换言之!我们得善用网上的信息,加上一些机运,再配合临场的应变,方能转危为安。幸好最辛苦及最困难的梅里外转段是我所熟悉的,若是能顺利走到怒江边,之后的路程就此较容易安排了。

如果是按照这预定计划执行,我们的徒步总行程最多是200km(到梅里石),合计大约用12-13天去执行就行了(碧罗段4天+独龙江段2天+麻必洛段3-4天+梅里北线3-4天),其他中间的9天都是坐车、腐败及游览日,而且我们还多预留了4天休整日,按理说执行起来应该不会太辛苦。然而第1段的碧罗老窝山穿越就让我们遇到了离了谱的畸形响导与背夫,让此段行程大为走样,乐趣尽失。之后又在开往独龙江的车子路上发生变态司机的强行拦路勒索,再加上mm与GG之间的意见不一与分工不能协调,好不容易走出了麻必洛线到达怒江边,mm与GG们竟然各自分道扬镳,居然在山区里上演了一场城市版街头分手戏。于是我也只能重组GG这一方的余下行程,最终却转变为更长期的徒步,这只能怪其他两位GG对我的认识不清,滇西北的山线对我而言,简直就像拼图一样的可以随意整合,也就从那时开始,我成了带队的人物,专带超级长线,呵呵!

麻必洛段之后的行程计划:
GG改走梅里外转南线+尼龙大峡谷+雨崩+碧罗雪山北线+高黎贡山南磨垭口线+独龙江南段+碧罗雪山南线到茨中。之后开始腐败行到中甸、大理、丽江及泸沽湖,去泸沽湖的目的也是很明显,摆明的是要以稻程的亚丁为此次活动徒步的终点,如果真是照此行程走完,那我们3位GG可是一次过的几乎走完滇西北的所有较知名的山径,管他甚么茶马古道,人马驿道,或是洛克道,全包了!想法是大了点,不过却很全面,但实际走的感受却不是那么回事,当雷同的山川水色及甚至更差的景观一再出现在眼底中后,很快就会让人丧失新鲜感与兴趣。就在我们走完碧罗雪山北线,第3次来到贡山,在休整了2天后,其中1位GG于临出发前一刻投降了,他寕愿在贡山等上我们5-6天也不想走上这一程,但我又怎能弃他1人而不顾?最后是拉队经六库转往大理,不过当我们耗了15个小时辗转抵达大理时,我却开始后悔没能贯彻原先的穿越计划,没想到进出贡山是如此之不容易,就唯有经六库这一条途径,除此而外,只能穿越碧罗雪山了,而我们三入贡山都不能敲开南磨垭口之门,只能说是天意如此,我不太相信自己将来会为了它而单独走上一趟,也许是缘分不足吧!但更想不到的是当我们在大理呆了4天(避10.1人潮)之后,正要出发前往丽江之时,这位GG的家中又传来紧急事故而匆忙赶回去了,南磨垭口啊!你我之间可真是难哦!

既说了放弃高黎贡山南磨垭口线+独龙江南段+碧罗雪山南线到茨中段,那么为何前面才200km总行程之后会暴增至600km?这就是GG们单独在一起徒步的魅力暴增的结果,雨崩丁点大的村子居然能整出个80km暴走。都说泸沽湖是发呆圣地,却玩出了百公里又登上了3800米的狮子山顶。更想不到的是最后在亚丁园区的3天里,我们几乎又翻遍了主景区四周大小路径,百多公里自是不在话下。经过我们这种瞎整法,每天走多少公里早已不是重点,必然是有一些特质能促使我们走出和他人不一样的路,这正是后段行程的最大收获。而我也始终不曾忘记自己还是一个忠实跑友的身份,因而在2000米的大理古城进行了每日绕城跑,于4500米的亚丁山区上试着间歇跑,而在3900米的稻城做了2km公路慢跑,体验一下高海拔跑步的感受!我就是想试一下别人不曾试过的!呵呵!爽啊!

至于mm们,她们也未闲下来,仍然照她们的计划走完了梅里雪山外转北线,精神可佳,毅力十足。只是正如我预期的一样,完成的时间略为落后,她们从梅里石下山时,我们早已从雨崩回到德钦,说明我这老驴的经验在这方面得到充分的发挥。之后1位mm匆匆在德钦打道回府上班,我俩极其意外的相遇于汽车站,至于召集人mm则继续进行其后段的腐败南行,不论mm与GG之间的矛盾有多大,我都会由衷的感谢她做为发起人的勇气与决心。

GG的实际行程:我自己将全程分成了12个段落

01 中排至福贡碧罗雪山穿越(怒夺-阿都底)(3日徒步)
02 丙中洛景区(2日徒步)
03 独龙江北段穿越(孔目-木当) (2日徒步)
04 麻必洛溪穿越(木当-扎恩-拉康拉小店) (3日徒步)
05 梅里雪山外转南线(拉康拉小店-阿丙村-荣仁桥) (4日徒步)
06 尼龙大峡谷及雨崩(佳碧村-雨崩-下尼龙村-西当) (3日徒步)
07 碧罗雪山北线(永支村荣仁桥-迪麻洛) (3日徒步)
08 大理及丽江(大理4日,丽江1日)
09 泸沽湖(5日徒步)
10 泸沽湖-亚丁(老温泉-夏诺多吉牛棚) (7.5日徒步)
11 亚丁(3日徒步)
12 稻城(2日)

以上不含坐车日程

对长程远行来说,准确的行程时间是很难掌握的,因此我们事前不曾做过任何预先的响导或马夫连系,所有的接恰工作必然是抵达出发点后才能展开,而物品的采购也得同时或预先完成,因此到达出发点的时间十分重要,若是太晚或天黑之后才到阜,几乎注定会摸黑及四处碰壁,那么第2天的行程就可能会受阻,而商谈的主导权更是难以上手,容易任人宰割,我们在中排、怒夺村及独龙江的孔目就差一点吃了闭门羹,商议过程极为艰辛。
除了飞来寺、德钦、丽江及稻城外,基本上都自己买菜煮食,就算不煮食也要买大量便宜的水果,因此每个城市的果菜市场皆是首到之地!

我的两个月的总支出约为8500元,这是从深圳出门算到再回到屋内的总数,最大头的是背夫及租马费,尤其是今年亚丁的租马费暴长了一倍,这方面的每人支出合计约2200元(含烟酒交际费)。其次是车费,我们没坐过飞机,不是火车就是汽车,少数地方是包车,不过今年9月的汽车票价也是涨了不少,合计我的车费支出约2150元。再次是客栈及旅店的分摊住宿费,合计约800元,平均付费的单日住宿费约为25元(其中丽江、泸沽湖及稻城都偏贵,而且是两人一房)。门票合计210元(丙中洛50+泸沽湖80+亚丁80),剩下的就是吃喝及杂项费用,其中单是买啤酒我就支出超过400元,他俩太能喝了,我也只好硬着头皮奉陪啦!搞气氛嘛!

此行也是亲密接触不同民族及文化最多及最深入的一次:有僳僳族、怒族、独龙族、纳西族、白族、疆族、彝族、普米族、摩梭人及藏族等。

我们的行程中有不少地方是山友远行意属之地,网页攻略上也有不少着墨,可惜大多雷同,要不就是侧重于个人感受,少见实战操作描述,如果你的未来行程仍守着旧攻略教材不放,最多也是萧规曹随,没啥新意,还有可能会碰壁扫兴(早已事过境迁啦!),甚至会错过一些前人不曾提到的地方与事务。然而我们的不一样游览方式,加上串连的线路徒步穿越,这些感受与比较显得更直接与实际,或许我们的一些说法能带给大家多一些参考!
至于山友们较少见到的路径,也可以收藏一下我们的看法,或许有一天你能用的上!

不能回避的话题:『怎么会有这么长的假期?』!
答案肯定是不可能!5个人中,除了我是长期无业游民之外,先赶回去上班的mm是在特优的单位工作,每年都能搞个特长假期逐各国外玩,其余的都是职场金领,不过都放下了,都想着在另谋发展之前先满足一下内心积压已久的云南山野漫步欲望,所以除了我之外,其余的几乎都是第一次参与长时间的徒步登山穿越活动。只不过两个月下来,全球经济大势更加不妙,我们每每在客栈看到电视中的财经走势就叹声连连,希望大家回职场的过程可以顺利一点!呵呵!

给点时间让我对各段行程逐个简单评述吧!至于曾经提过要我弄个看片会的朋友们,还是免啦!不就是我一个人上阵嘛!他们都不是深圳人。呵呵!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发表于 2008-10-31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概述篇)

强人
仰视下
发表于 2008-10-31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概述篇)

......无语啊
发表于 2008-11-1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概述篇)

出书吧要么先报纸连载也行:})
发表于 2008-11-2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概述篇)

原来GG真是高人啊
今天才看到此文
我真有眼不识泰山了
发表于 2008-11-2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概述篇)

静待超级偶像的大作完成后收藏个电梯版来的用!
发表于 2008-11-2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概述篇)

这次真的玩大了!
发表于 2008-11-2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概述篇)

祝贺胜利归来!
发表于 2008-11-3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概述篇)

不要概述,要看精品,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概述篇)

呵呵!謝謝大家!我可不是甚麼強人!只是一不小心瞎轉了一趟,轉到自己都暈了!:I

要看精品就看timtim的!那才叫精。我只能胡扯一番!

我最擔心的是自己在屏幕前只有5分鐘的熱度!到那時....嘿嘿!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概述篇)

一览众山 wrote:
祝贺胜利归来!


哎喲!老友!何時再搞活動?讓無語的都出個声吧!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概述篇)

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装备及物资篇)

过去我很少提过这方面的事,自认不是个装备派,尤其不会狂追名牌,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出重手,长期奉行穷则变,变则通的学习中成长的论调。我认为一般10天左右的远行,能照着攻略上的说法,确保最重要的物品都带上了,挨饿受冻的机会就不会太多,用不着费神耗思的准备。然而我这次的滇西北行着实令我头痛了一阵子,因为行程的覆盖面太大,且时间的跨度又特长,我们会在高温的干热谷,多雨的独龙江,还有高海拔的雪地中各呆上好一阵子,其中有些线路不能走马匹,只能依靠背夫,他们是用篮子装背包或物品,那就会影响背包的体积大小(太大装不下),又有些衔接路段甚至要负重完成,自己背可就是一件大事。除此而外,我们还要不断的面对溯溪、沼泽、泥泞、多刺的高山灌木、蚂蝗及跳蚤等,你绝对不会儍到只带简单的衣物就上路吧,何况这是难得一遇的长征,我更加不能放弃跟随自己多年的所谓出行必带的装备。

为了准备这些物品,我先将想要带的逐一捡出并登记输入计算机中,然后集中放置在一间客房中,或许你会说我未免太小题大作了,不过这是我长期以来已养成的习惯,在计算机中,所有的出行物品都有重量数据,因此收捡完毕时,我就可以知道这背包有多重,对我这身材瘦小的人来说,这可是至关重要的事,更何况我最大的包也就是50+10升,我可不想再买一个更大的包,装得下东西却背不起,白买!不过等我收捡完毕时,看到堆成小山的物品,不必看重量表就知道首要的工作是要进行积极瘦身,头痛时刻这才开始进入高潮!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装备及物资篇)

大背包:

我既说过不可能再买一个更大的包,对于它应无所悬念才是,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当你恨不得把全部行当都带上路时,还坚持用这小包一定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举动,一般走中程的线路的都喊出了70-80升的包,而我这超长程的却能反其道而行?就因为背包容积小,所以携带的物品只能是绝对的必需且是轻巧型的,除此而外的一概不予考虑,更何况我还得保留10升的空间做为公共物资的存放用,这一切都是以牺牲我的露营舒适性为代价(至少我是这么认为)!而我更避免不了会将帐篷及沙滩鞋外挂,于是背包的外观必然臃肿,这表示在徒步行动开始之前,我一定得设法在某个小镇买到能塞得下此大包的编织袋,否则我背包的前途必然堪忧,然而经验告诉我,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或许你会认为我考虑的太多了,事实不然,因为我的队友们忽视这方面的考虑,由于行李的过于巨大,一般的出租车后厢只能塞进两个就满了。而从一开始徒步到行程结束之前,我们一再受到背夫及马夫的挑剃与抱怨,甚至拒背,都是因为那些看起来巨大的包。通常背夫带来的篮子是装不下他们的背包,这不打紧,要背夫回去弄个大的就行,不过买不到如此大的编织袋可就要命了。可别小看这几元钱的编织袋,那可是咱背包的守护神,通常我们会将背包先装进一个大防水袋中密实扎好,然后再放入编织袋中,这样就可以做到下雨不湿,刮碰不破的程度,若非如此,凡是只弄了一个背包遮雨罩的队友,仅是在第1段的路程中,就无不遭到滑铁卢,其中一位mm为此还大骂了背夫半个多钟头,惨烈到我们都听不下去了!她一定没想过她的遮雨罩仅仅只是能应付小场面吧!不过大家的反应也快的很,就在下一段行程(多雨的独龙江段)开始之前,大伙都赶着设法加上新装,那个时候你才能体会的出,原来要为自己的超大包加个外衣是多不容易(应该是2个,一个防水一个防刮),根本买不到,走头无路时,只好找小店定制啦(又是穷则变,变则通)。

行后语:
关于背包的话题实在是不少,我很赞成大伙结伴出行时,能先统合一下这方面的固定资源及公共空间,例如合理的混账及容积分配。此行我们5个人就带了3双及2单共5个帐篷,而我前次出行时,花开就硬性规定三个GG只能用一具帐篷,所以同样是5个人却只有两顶帐,因此才有机会将多出来的空间存放公共物资,这是十分明智的做法,尤其是在请背夫时的效益特别突显,因为一个人通常只请一个背夫,如果公共物资是额外集中放置的,就得多请1个背夫背它,支出当然会增加。而你更料不到的是不少营地根本容不下5顶帐,混账成了唯一途径。
不过统合运用资源固然有其好处,若是中途有人退出,尤其是帐篷的拥有者退出,可能就会带来麻烦,而又若混账的人中出现特异睡情的,如巨大打鼾声等,难免会影响其他人,那也只好忍与设法适应啦!

虽然我的背包是最小的,但我仍留了10升的额外公共空间,只不过从没发挥其作用,没有人能统合此事,因为他们的包多数已爆满。此外,我又为我的大包准备了一个Luxe三用袋,既可以做雨罩,也可做防水袋,还可以当地席,就几十元而已,因此在城市或山区的任何天候下,我都能无碍畅行,就差个防刮袋了。不过车子到达第一段行程的起点〝兰坪〞后,市面上最大的编织袋仍装不下我的包,说明我的杞人忧天还是有一点道理的,我一直到了贡山才买了手提型的袋子勉强凑着用,但没过几天就玩完了,直到在梅里雪山下的阿丙村,才要到一个刚刚好装得下我背包的编织袋,此袋在泸沽湖至亚丁路程中又彻底再见,幸好背包及防水袋皆无恙。我是如此,那带上特大包的队友们就更头痛了,基本上里外所有类型的袋子在路程中全部都报销啦。也由于我的背包较小,所以装我的背包的篮子都会再塞入公共物资,这说明如果我也是不顾一切的带个大包,那后果更不堪设想。

Tips:
1.〝穷则变,变则通〞,这回我又学到了,如果你日后出行也遇到这种情况时,先量一下你需要的尺寸,最好是能宽裕一点,同时要预留扎口位置尺寸,然后在当地分别买一块大编织布及胶布,请裁缝店车一下就成了!
2.若非不得已,尽可能将背包放入篮子中让背夫背,不要让背夫直接背包,除非你的背包是防水的,因为直接背需要脱下防水袋,而山区晴雨不定,一场中雨就可能彻底渗透你的包,一般的防雨罩的功能没有你想象的好,尤其是背夫们多半缺乏有效的雨具,无法覆盖背包,一旦弄湿睡袋及衣物,那可就惨啦,何况放在篮子中还能起到保护背包的作用。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装备及物资篇)

小背包:

过去我曾见到不少驴子将物品都放在一个大包中,然后交给背夫或马匹驮,自己就拎着1瓶水上路,状极轻松。不过对我来说,一大一小的两个背包却是必要的,因为我的基本装备如GPS、对讲机、音响、单反相机、随身碗筷、个人证件、手机、雨具、牙刷、手套、防洒物品、毛巾与急用药品等,加上两瓶共1.5升的水,再加上一路走一路脱的衣物,就已是个不小负担,其次是我一定会带上水果(桃子、橘子或苹果)及足量的干粮(大饼及巧克力)上路,因为我认为单依靠早上的多吃一点来克服中午的饥饿感是不足的,更何况每天早上吃的都十分简单且菜色单一,而中午的主餐又几乎都是方便面,甚至就只吃干粮,长时间下来,营养会严重的不均衡,此外,在特定的时候,我会将大包中的便携型Notebook也带上,而一个25升的包可以恰如其分的承担这个住务,总重量大约是在7-10kg上下间变化。

行后语:
我的随身物品足以让我应付不同的天气变化,尤其是那只超轻型雨伞的功效最大,下雨是它,大太阳是它,下雪也是它,因为它所以全程都没淋湿过。其次是每到有水源之地,我都能实时取出毛巾擦拭一下身体,吃完食物后就能立即刷牙。到达营地后,在太阳未下山之前,我多半可以完成净身及清洗衣物的工作,保持一个舒爽的入睡身体。而在白天,通常可以做到不扎营不开大包(开包太麻烦了)。由于进食方式的合理安排,没有搞成一路走下去,早餐的食量越来越大,但仍一路喊饿,同时也没出现手指及嘴唇等干裂的现象。不过我得全程背上此包,尤其是在上登垭口的时候,它就能充份的让我感受到它的存在,是有点压力。

我的队友是尽量将这些物品放在公共物资袋中,这也不失是一个好辨法,但这是在队友少的情况下方可为之,否则公共物资袋随时会爆棚,况且此袋也是绑在马背上,拿取并不容易,你还得一路跟着马匹走,不然就失去便取的机会,不过真正下雨或下雪时,大家都心慌而忙着躲,又怎会有时间给个人取物呢?所以雨雪来临时,那真是狼狈啊!如果你也想贪舒服的空身上路,我建议最好能准备一个可收口的轻型小袋子(最好是有一点防水性),用挂勾挂在马背中央,这样拿取会方便些,此袋不用时又能轻易的收到大包中。不过你很难用这种方法在背夫身上讨到便宜,除非你银子多,能额外再请个帮手,他们能背个大包走已经是不容易,为了减少负重时间都走的飞快,那有余力应付你额外的需索,到那时你就会发现还是有个小背包的好。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装备及物资篇)

帐篷:

出发的前一天我还在为要不要为此行再败一顶单人帐而拿不定主意,因为我不想带上一顶2kg的双人帐,能轻就择轻,可惜我那1kg的无骨单人帐是不能在硬地面上架设的,只不过想买的新单人帐重量也是有1.5kg,于是就为了只差0.5kg而举旗下定,幸好我没买它,否则此行必然受遭受蹂躏而报废。原因是部分营地的地面状况极差,尖锐的碎石及玻璃碎片遍布,营钉更是无用武之地,而我又没有用帐篷地席的习惯,觉得是多此一举,我那顶双人帐出了任务近百次也不见有啥问题,不过这回可算是遇到严重挑战而败下阵来。我发现经过一两次的这类碎石地面的扎营后,帐篷底面开始出现渗水现象,可是当晚并没有下大雨,我想如果真是遇到大雨天,必然是会闹水患,而底面出现破孔大多是清晨起床时,整理睡具时造成的,尤其是折空气睡垫时要直接采在帐篷底面上,还得重压睡垫放气,于是无意间加速了底面的破坏。

我们其中一位mm是带了一顶沙滩帐去的(很意外吧?),在第1天露营时就出现渗水现象,当然防风效果就更不用说了,于是她在抵达贡山后买了一块大的透明厚胶布,这种透明厚胶布在偏远地区的小镇中都能买得到,且有不同尺寸的规格,十分便宜,山区的人喜欢用它来当屋顶,出门在外也可当地席或架设遮雨棚,是背夫及马夫们必备之多功能胶布。这位mm在麻必洛的雪山脚下的溪谷中,她首次用上了这胶布,以为当晚可以高枕无忧了,没想到半夜更是水淹内帐,她直呼倒霉,认为是错扎营在溪道上了,事实上却是一场误会,因为那张胶布并没有发挥作用,反而做了帮凶,如果仅仅只是将胶布摊平成帐篷大小,然后再将帐篷放上去,是可以减少渗水的机会。如果胶布的面积是大于帐篷,那几乎下到胶布及帐篷上的雨都会渗到帐篷中,那胶布变成了集水器了。不过她的遭遇却给了我一些启发,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也用6元钱买了一块胶布,后来这胶布不仅解决了帐篷渗水问题,更方便了扎营工作,而在日后的藏民家及牛棚中也发挥了极大作用,没想到山区同胞的极为简单的装备,动一点小脑筋就可以为己所用。

行后语:
我买的规格是1米宽的,剪了2.5米长,可别误会,这些胶布卖时都是折成双层的,所以1米宽就代表打开后是2米宽,于是扎营时就全开成2x2.5米的地席,不过我会把地势较高的一边紧贴内帐上折,再用夹子夹在内帐上,这样雨水就淋不到胶布,水也流不进胶布,至于超出内帐两边的胶布就用来放大背包及鞋子等,甚至可以盖住它们,那么外帐的水就不会因紧贴着物品而渗漏进来弄湿了装备,而且进出帐篷时也可先脱鞋后踏在胶布上,方便多了。
若是在藏民家及牛棚中,我就不全开胶布,只用半面铺开,刚好是1米宽的床位,然后放置睡垫及睡袋,有了它后,我就没在藏民家及牛棚中架过内帐了,太方便了!


*这规格1米宽的胶布可直接缝车成防水胶袋,足够应付80升的背包。

不过透明的胶布也是有其不足的一面,它贴地的一面往往会弄得很脏,尤其是在野外扎营之后,你得准备一块布,于收折时顺手擦一下,而收折时更应留意要将干净的一面内折,不过因为它是透明的,在打开时往往会分不清那一面是干净的,最好能做上标记,如贴个贴纸等。
我的队友是带了地席去的,看起来比较专业,但功能和胶布一样,不过价格可不便宜。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装备及物资篇)

带了些啥上路?

前面已提过小包中的玩意,不再赘言!
虽然我的大背包是小一号的,不过实际装的东西却不少,所有行程中需要用的全部都带上了,而且种类及数量都比较多,远远超过同行的队友,这一点着实让我意外,更不明白他们既重又大的背包中都装了些啥!

1.徒步装:快干裤2套(一件用于徒步,尽量做到天天洗,另一件备用),附衬里的运动长裤1件(当睡裤),长袖排汗衣4件(带多了),短袖运动衣裤1套(用于跑步),一次性内裤24件(用了14件),袜子14双(只用了一半),全内衬防雨褛一件(随身带),徒步手套一对,雪套一对(用于雪地、泥沼,同时能防蚂蝗、防刺,防裤管淋湿、防杂物掉入鞋内等,功能可多了),防水防滑登山鞋(The North Face,全程未湿袜过),薄冲锋裤1件(白带了,没穿过)。
2.保暖装:棉绒衣一件(取自冲锋衣内里,因为太重太占容积,没带上冲锋衣),纯羊毛长袖内衣一件,短袖天蚕衣一件(白带了,没穿过),羽绒马甲一件(随身带),毛手套一对,0.5升保温瓶(效果不错的象印牌)。
3.露营装备:2kg的2人帐,1kg的0-10度(我可不信)羽绒睡袋,425g的轻型充气睡垫,充气枕,LED营灯+2个锂电池,头灯,10升水袋(在独龙江因弄破了而丢弃),沙滩鞋
4.其他装备:0.5kg之相机独脚柱 (也是三脚柱,只用了2次),1kg的Notebook(用于繁体字上网、储存相片及GPS数据、翻阅各线路数据等)。
5.雨具:100g的超轻雨伞,100g的Luxe裤管防雨套兼冲锋裤(超好用的),一次性雨衣1件(没用过),
6.药品:从抗高反药(Diamox)到抗生素及医治身体可能出问题的各种药品一应俱全(可惜都没机会用上)。
7.防虫药:硫软膏、白花油、皮炎平、蚊怕水等防虫消痒药,是用的最凶的药,几乎没停过!
8.营养品:30天份的高剂量维生素C、E、B族独立片剂及多种矿物质综合片剂,这是每天徒步必吃的,后来因延长了出行日,所以在德钦各买了人工合成的C与B族片剂顶上,每瓶3元,也未见不妥。
9.干粮:压缩饼干4包(有机会就吃,绝不带回家),花生夹心巧克力(士力架)59g装12个(备而少吃,有一半送了藏民)+红葡萄干300g。
10.个人护理:牙膏.牙刷.肥皂.刮胡刀.口罩.唇膏(兼润手肤) .眼罩.耳塞.剪指甲刀.湿纸巾.纸巾.牙签及防晒用品(头巾是天天必用,SPF50+的防晒霜带了没用,太阳眼镜)。
11.电池与充电器:蛮令人头痛的,因为带的电子装备多,各式电池及充电器也就多,为了简化种类,我只选择用5号(AA)电池的装备,有对讲机2个,GPS,音响,电刮胡刀,头灯,于是我就带了20个2700ma充电电池,这些电池不仅容电量大,还可以对手机及营灯的锂电池充电,所以一旦有机会用市电充电,就不会大费周章,只充5号电池就行了,只是相机及Notebook还是得独立充电,但起码充电器就可以缩减为3个。

以上除相机三角架、单反相机、Notebook、音响、GPS及对讲机外,都是驴子出行必带的基本物品,我只是对个别物品做出了size及重量要求,所以能装得下又不太重。另一方面,我善用每天早到目的地有阳光的时间进行洗漱工作(不冻手又有机会晒干),因此在大多数的日子里,不需经常更换衣物就能保持身体及衣物清新干燥,当然夜晚很少会冻到不行。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装备及物资篇)

这些物品中有几样事是值得持别说一下的:

1.防雨褛:这是我在华强北用35元掏来的,有着完整内衬(连雨罩都有内衬),因此保暖效果好又不会黏身,而它的雨帽可以很有效的遮挡眼镜上方的雨水又不防碍视线,尤其是重量只有350g,在大多数的日子里,我都是只穿一件长袖排汗衫徒步,但早晨出发时若气温较底,我会加穿此防雨褛,若是在更冷的极高海拔清晨,我就会在防雨褛中再加一件羽绒马甲,至于下雨或下雪就更少不了这件防雨褛,因此是天天随身带,自从有了它后,我那冲锋衣就再也没机会出门了。
2.雪套:我的是68元一对,是个十分好用的装备,我一直鼓励队友们在不同场合尽量用它,而绝不是仅限于雪地,尤其是用它对付泥沼烂地特别有效,基本上都能让裤管及袜子及鞋内保持干净,这在此次的行程中,几乎大部分的路段都有以公里计的烂泥沼区,是个非常好的防御工具。不过长时间的穿它,腿部的湿气就不易散出,然而Luxe还有一款短的可以有效避免此困扰,穿着它走碎石、沙地及穿越低矮灌木时,能防止异物入鞋。又!如果你的雪套也是绑绳式固定的,记得脱下雪套后,第一时间先将绳子两端拉在一起打个活结,可防遗失(一定是有人弄丢啦)。xx(
3.登山鞋:过去我从未在登山鞋上下过重金,此回因担心经常会进水而天天难过,于是临出发前去香港买了一双The North Face的鞋子,人民币650左右,防水(CORE-TEX)又防滑(VIBRAM),效果的确不错,穿着它走了7-800多公里,还穿着它跑步,从没弄湿过鞋里,鞋底的磨损也不大。而我那两位GG队友的鞋子还没走完1/3程,鞋面都开裂了,接下来只能忍受天天烤袜子与鞋子,很狼狈的!
4.登山杖及护膝:我的装备中没有这两项,没甚么原因,只因为我不需要。
5.保温瓶:同样也是临出发前去香港买的象印牌,港币210元,0.5升冷暖两用,小巧玲珑,但效果却一流,25度室温下,24小时后还有60多度的热力,比起我过去买的强太多啦(标示规格都是吹牛的)!在0度左右的高海拔山区的早晨,我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先喝它几大口,这样就不会因手脚冰冷而不想收营,同时也敢于更换衣物,因此就算是在4600米拔营出发,我仍然是只穿一件快干裤及长袖排汗衣,外加一件羽绒马甲及防雨褛,比起我队友们的3件裤加4件衣可简单多啦,我走热了就脱衣服,而他们得找地方脱裤子,呵呵!
6.袜子:袜子和鞋一样,一旦弄湿了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弄干,尤其是厚袜子更难,就算是Cool-max也是一样。我可以想办法不弄湿袜子,但却不能不洗袜子,所以这回反其道而行,不再只带厚袜了。这回是去华强北用30元买了12双普通棉袜,为了保险,再加上2双厚袜(但行程中没用过)一起出门。我的构想是在城镇之时只穿1双袜,徒步时就穿2双(防脚起泡)。我一有机会就清洗,太脏了就更换!正因为是薄袜,所以实际总体积并不大,因为是薄袜,洗后也容易干,所以循环利用的次数就多,又由于带的数量多,我每天睡觉时都可穿干净的袜子入睡袋,更重要的是我不必天天烤很久的袜子,还一不小心烤出了焦洞,如果我也和他们一样就带3双Cool-max走全程,那真会是一场长达2个月的恶梦!呵呵!其实我这薄袜策略是和处理冲锋衣的概念是一样的,与其带1套厚重的冲锋衣(含内里2.1kg),不如换成4件 (1.3kg=防雨褛+棉绒衣+羽绒马甲+纯羊毛长袖内衣) 功能更实用又灵活的衣服,亚丁的一位驴友告诉我,他就是穿着冲锋衣度过每一天的白天与夜晚,没错!短期内的确是可行!但可别告诉我2个月都可以如此!我知道高档的冲锋衣会轻一点,功能更好一点,但它还是会弄脏弄臭,更何况我还是中意奉行我那穷则变,变则通的理念。
7.硫软膏:是最便宜的防跳蚤及蚂蝗软膏,一只才1块多,但此回我并没有因带了它而免除被咬,相反的是灾情惨重,原因是我疏忽大意,该用的时候仅马虎的涂了一下,留下太多漏洞,更想不到的是夜晚在藏居附近方便,屁股都会中招;),自此之后提高了警觉并认真办事,跳蚤就远我而去啦!
8.多功能头巾:这是我第1次出行用它,全因为上回走梅里外转,涂了大量的防晒霜,仍然成了黑人,此回想试一下多功能头巾的效果,果然不错,就算还是有点黑,但这可是2个月的总累积结果,省了不少防晒霜的开销呢。我的队友建议我在冻的要命的晚上睡觉时也戴着它,那么吸入的空气就没那么冷,还果真是如此,只是日日夜夜的将头巾套在脖子上,没多久我就出现皮肤过敏的骚痒,于是我改戴口罩,也是不错!尤其是在亚丁以后的数天极干燥的行程中发挥了明显湿润作用。
9.对讲机:我带了2个Motorola T6200c 上路,就因为它是用三节5号电池,所以不必带上一个巨型的充电座,而那正是全频对讲机的标准配备,不过此款对讲机的通讯距离很短,在内地是合法器材却不受欢迎,但是我衡量过,我们少有机会彼此离开的太远,而它的通讯距离短却成了一个优势,因为耗电量极低,再加上我们约定只有距离远或相互失联一段时间时才开机。你绝对想不到,就这样装了三个普通电池的对讲机竟然坚持了两个月,无论是在热闹的城镇中,或是相距2-3公里的山区里,它都没让我们失望过!
10.手机充电器:为了减负,我没带手机充电器,我买了市面上正流行的紧急简易充电器,体积非常小,用一个5号电池就可以对手机充电,不过真正用的时候却出现问题,因为充电速度很慢,我只好把手机和充电器都放在小背包中慢慢的充,没想到等我拿出来后,手机和电池都没电了,不充没事,充了更惨。后来我在客栈中眼睛盯着它充电,才发现当电池的电快用尽时,手机的电流反而是逆转的,我不知道是否是我手机设计上的bug,但想用一个电池对手机充满电是不现实的,事实上这充电器是为紧急时充电用,如果你也想用它,记着一定要用新电池,其次是充了差不多1小左右(消耗2000ma)就换新电池,我用这方式成功的对手机充满了电,但我回来后又将它改制成5伏特电压的直接充电,更简化、快速又安全。

(左)市售的簡易手機充電器。 (右)改進的5V快速充電器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装备及物资篇)

我是如何收装这些物品的:

我准备了不少可封口大薄胶袋,所有衣物连同睡袋、Notebook等都放在这些袋子中,接着压挤出多余的空气后就封口,然后放在大背包中,这方式有点像家里收棉被的压缩袋,至少衣物方面体积小了很多,最重要的是就算背包渗水也不怕,跳蚤也进不去,而从背包中拿出它们后又比较容易摆放(较不担心弄脏),然而每次收整时就特别耗时间,不像我的队友,他三两下就全塞到大包中了,不过他却很羡慕我能买到这些封口胶袋,谁叫我是个准忧郁症患者呢!呵呵!
关于帐篷的收装:
这不是说笑,更不是教人如何收帐篷,我说的是在高山露营后最头痛的问题,外帐的内外不是挂满了水滴就是结上了冰霜,任凭你怎么处理都无法完全弄干净,我的队友寄望用太阳来解决它,不过那多半得等到早上8点半以后,阳光才能从山头上冒出来,你几乎不可能在1个小时内将前前后后里里外外都晒干,在这种情况下收妥的外帐难以避免的会向背包大量渗水,尤其是绑在马背上,绳子拉的越紧,水跑出来的越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准备一个适当大小的胶袋,最好是可封口的(防水密封袋就太重啦),收帐篷时不必太费神,将外帐摔一下水或冰后就塞进胶袋中,记住!不要把内外帐放在同一个胶袋中,待午休有太阳时再拿出来晒一下就行啦!

以上是我的一些小小心得,不是甚么大本事,有的还十分主观,就当瞎扯吧!
谈硬件的事就此打住,太无趣了!下回聊玩乐之事!呵呵!
发表于 2008-11-4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装备及物资篇)

夏大哥是越走越年轻了

好多实验用的招数啊!
等着更多的下回分解。。。。。。。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装备及物资篇)

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1中排至福贡碧罗雪山穿越篇)

2008年9月1-5日
我们、背夫们及一个名叫小林的响导

为了方便称呼,我将其他4个队友分别称之为召集mm、爱玩mm、酒虫gg与小生gg

这是此次行程中我最不愿提起的线路,先不说中排之后的那场恩恩怨怨,光是在昆明西站问到的兰坪接近200元的票价就令人大倒味口,这可是比到相同距离的丽江贵得多的支出,就算是票价上涨,也不至如此离谱,后来我从中甸坐卧铺车回昆明,居然也是同价,不过中甸可是远多了,如果你的数据还是128元,保证你会大失预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山友户外网

GMT+8, 2025-1-2 21:36 , Processed in 0.89780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