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友户外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42|回复: 2

广东千米山峰------- 白马山-石埂山穿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1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enter]雾与火——4·16白马山-石埂山穿越  <BR> 心远无极[/center] <BR>  <BR> 我坐在电脑前,过去的40个小时,对我,对和我一起在漫天迷雾中经历着一次特殊的山野体验的队友们来说,显得如此的不同寻常,以至于我有着一种强烈的欲望,就是用文字,把留存在记忆中的每一刻,记录下来,无论这将引起怎样的争议和无端的是非,因为这记忆,这种体验,在我们平凡的拉磨生涯里,弥足珍贵。而个中的点滴经验得失,对于经常参与山野户外活动的山友来说,相信也会有所收获。  <BR>  <BR> 1月26日的莲花山—大银瓶穿越,我因为体力有限,在双腿抽筋的情况下放弃了登顶莲花山,留下些许的遗憾和阴影,那就是与深圳的山相比,莲花山脉高峻深邃,情况复杂许多,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和体力的准备才能够应付。这次南岛北岛再次组队,穿越白马山—石埂山,我下了很大的决心,再次拜访莲花山脉。  <BR>  <BR> 活动一开始,就显得有些不同寻常。因为错过了集合时间,无名风起没有赶上和我一起搭乘元媛MM的车赶往体育馆,而选择了在梅林关口和我们汇合。当我们到达体育馆时,看到驼牛装填饱满的登山包,一天的穿越线路,他居然带上了-20度的睡袋和防潮垫,是不是有些太夸张了?!—然而事实证明有备无患和这一行为的准确性,此是后话。  <BR>  <BR> 在梅林分别会合了鸿禧和无名风起,驱车两个小时,到达了出发地,白马管理区。  <BR>  <BR> 从这里上白马山,一共有两条盘山公路可以选择,左侧简易公路一直通到半山腰,右侧的盘山路则路况不佳,需要徒步上山,为了体验传说中险峻幽僻的峡谷,我们选择了右侧山路。  <BR>  <BR> 沿着破碎的石路,一路蜿蜒向上,元媛MM体能稍差,九日分担了她绝大部分的物资,帮她减负。天气很好,虽然偶有太阳当头,但并不是很热,时不时还总有轻风拂面,让人倍感惬意。耗时约一个小时,进入了登山的小径,与山林的幽静向相对应的,是各种山花草木奔放的生命力,一丛丛,一树树,一片片的山花让我们即使在疾行之中,仍不免惊讶赞叹。慢慢走近了垭口,我看着走在前面的驼牛的帽子忽的一下被吹落到地上,我知道,峡谷到了。  <BR>  <BR> 说起峡谷,南岛联想的是武侠小说中藏有秘籍的高山深谷,我脑海中的,也是“兵书宝剑峡”这样的秘境,而如今,这样的峡谷,就在我们的脚下。两侧的山峰,兀立挺拔,对岸的一道道深谷,就像是山体被劈开的巨大的裂缝,诡秘深邃,谷底的溪流潺潺之声在耳,却深不见底,一座接一座的木桥,走的人胆战心惊。我是行进间渐渐感受心情的人,往往忽略了路上的景观,如果不是驼牛指引,我也许错过了那两朵开在木桥边上的灵芝。唉,要不是赶路,真想在这样的峡谷中一直穿越下去,想来一定很有意思。  <BR>  <BR> 约摸走了峡谷的1/4,沿小路横切向上,开始通往山脊的小路,竹林,小溪,茅草丛,在我们脚下、身边匆匆而过,一路的精彩,让我们忘却了疲惫。  <BR>  <BR> 很快翻越了峡谷所在的山岭,在垭口左转继续上山,沿小路上了通往白马山的山路,在接近山脊的小路上腐败。我预计的腐败时间比较充裕,所以带了很少的干粮,而是背了炉头和方便面,准备在山顶好好腐败一番,结果失算了,还好其他队友带的腐败物资颇丰盛,我也自然毫不客气的噌了些驼牛的红烧肉,九日的半个馒头和榨菜肉丝,还有南岛和元媛的一些,记不大真切了,一并感谢之。  <BR>  <BR> 腐败结束,继续踏上征程。回想起来,那一刻的轻松,大致是我们这次旅程的一个分水岭。  <BR>  <BR> 海拔不断爬升,很快进入了高山地区,周围的植被和景观有了很大的不同,一路上来的小路,在茂密的灯心草从中失去了踪迹,但高耸的白马山主峰,也已近在眼前,南岛选择了沿着山脊,逐个翻越过去的线路,于是从最接近的山谷直接穿过去,很快就到了一座突兀的山峰跟前,大家沿着石坎,攀着山石,很快到了山顶,本以为已经到了白马山的主峰,却发现前面不远处还有一座更高的山峰,如是者二三,大家才领略到白马山形似排牙的说法果然有来头,于是一鼓作气,手脚并用,一颗颗牙齿攀过去,终于,前面再也没有更高的山峰了,大家确认已经到了白马山的顶峰,休整,留影。这是的时间是,下午两点。  <BR>  <BR> 由于此时的天气已经开始转坏,——天气转变的时间,大致是从我们刷第一颗牙的时候开始,到了山顶时,能见度已经下降了许多,——大家开始商讨下山的路线,其一是原路返回,考虑到沿着刷牙路线下山具有很大的危险性,而且上山的路线很长,决定按照既定的路线,朝东北方向,穿越到石埂山,从石埂山就近下撤。  <BR>  <BR> 山上开始下起了小雨,能见度也越来越低,我们在大雾和风雨中收缩队形,沿途不断根据指南针判断和调整方向,马不停蹄的赶路,身上已经湿透了,雨水顺着裤脚流进了登山鞋里,行进变得越来越艰难,只能靠不断的前进,产生热量,驱走寒冷。在几乎认为我们已经迷路的时候,登上了一座上有翻倒的三角铁架的山峰,曾经来过石埂山的南岛告诉大家,这里就是石埂峰,我们在不经意间,到达了穿越的另一个高点,石埂峰。时间:下午四点。  <BR>  <BR> 曾经从石埂峰下山的南岛告诉大家前面的情况,我们需要沿着山路向东走一段,然后向北约大半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一座石头山,山上有比较清晰的线路可以直通山下大路,按照我们的速度,应该可以在天黑之前,到达山下的成熟线路下山。一时间,军心大振。  <BR>  <BR> 但下山的过程却并不顺利,山顶的小路只走了一段出来,就变得模糊不清,一路上兽道纵横,严重的干扰了我们的判断,在走了将近五十分钟之后,我们仍然未能到达石头山,大家意识到,这次我们可能真的迷路了。时间:下午四点五十分。  <BR>  <BR> 于是大家决定原路返回石埂山,再次寻找下山的线路。但在大雾中,在模糊不清的路线干扰下,石埂山,也消失了踪迹。时间:下午五点二十。  <BR>  <BR> 在确定我们已经迷路的情况下,我们一致决定,沿着东北向的山脊下撤,如果天黑前能够找到下山路线,就一切好办,如果无法找到,也要尽量降低海拔,选择适当营地,准备过夜。  <BR>  <BR> 事不宜迟,我们迅速沿着一道山脊,向下开路行进,一路上植被异常茂密,行进困难,被迫下到山脊下的溪谷,在溪谷上游,发现了可能是药农留下的破败的草棚,并在溪谷一侧发现了药农上山的小路,于是大喜,沿着小路一路狂奔。然而——大约在下午六点十分,前面的小路也消失了……  <BR>  <BR> 于是九日沿着小溪向下探路,鸿禧沿着小路的来势向山上搜寻,都没有结果,由于此时已近天黑,沿着小溪更容易寻找营地,所以我们继续沿着小溪向下走去。又走了约20分钟,经过了一处平地和一段山坡,前面探路的南岛和无名风起发现,我们走了一处断崖边,继续前行,已经不可能了。此处刚好有手机信号,队友们分别向家里汇报情况,轻描淡写地说要在山上过夜,让家里人放心。我打电话给永遇乐,告知我们现在的情况,大致的地理方位,南岛请永遇乐联系对此地比较了解的野马,必要的情况下,组织人员接应我们。  <BR>  <BR> 联络完毕,大家回撤到平地附近,在小溪的另一侧的树林里找到了一块不大的空地,两面是密林,一面是小溪,一面是出口,地势平坦,即使下雨,上游来水也不用担心,而且此地海拔较高,上游来水也不会太凶猛;周围林木茂盛,便于就进取材生火;地面植被不多,而且地表潮湿,旁有溪谷,不致引发山火。唯一的缺憾是溪口一侧没有挡风。  <BR>  <BR> 大家放下背包,马上投入到紧张的搭建和清理营地的工作中。当务之急是生起篝火,九日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我们或砍或折,搬来各种粗细不同的树枝树干,九日点起炉头,将小的干树枝和茅草搭成人字形,把炉头放在里面灼烧,很快,篝火燃烧起来,随着越来越粗的木料被点燃,篝火散发出强大的热量,把每个人心头的希望升腾了起来。其间大家又砍了不少枯枝干木,感觉足以燃烧很久,这才围拢到篝火旁,烤火休息。  <BR>  <BR> 驼牛拿出了背了一路的睡袋和防潮垫,大家都惊讶他的预感和准备措施的得力。虽然只是一个睡袋,但在篝火的辅助下,熬过这一晚,应该是没有问题了。  <BR>  <BR> 大家纷纷换上备用的衣物,把淋了一天的衣服鞋袜围着篝火烘烤,用活络油进行恢复性处理和防蚊措施。清点食品和补给。算起来大概够一餐到一餐半的食品,大家的体能状况都不错,只要第二天早上天气好转,判断形势后迅速下山,还是可行的。但为了以防万一,加上似乎大家都不是很饿,大家决定把食物留到早上,早餐多吃一些,补充体力下山。于是我拿出午餐剩下的15块饼干,每人两块,MM三块,喝点开水,算是对付了晚餐。九日和我一共有两个炉头,两罐气,还可以用大约三—四个小时,足够了。元媛一路下来有些着凉,大家都比较关心她,让她吃了感冒药,先钻到睡袋里好好休息一阵。其余的人围在篝火旁,闲聊。这里也有些信号,南岛又联系了永遇乐和SZ野马,告知我们现在的情况还好,如果明天天气不见好转,还是请他们组织人员接应。有了后援,大家的情绪就更加乐观了。  <BR>  <BR> 篝火熊熊,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大家一边探讨今天行程的得失,一边说些磨房和生活中的趣事典故,看似难熬的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几个小时。夜风开始变得猛烈起来,开始下起了小雨。  <BR>  <BR> 大家又迅速行动起来,用树枝把营地的顶部遮挡得更加严密些,多看了些粗大的树枝作为燃料,让篝火燃烧的更旺,驱走凉风和夜雨带来的寒意。衣裤鞋袜都烘烤的干爽了许多,也许是我们旺盛的斗志和热情让风雨也觉得奈何不得,更多的是我们运气不错,没过多久,雨停了。  <BR>  <BR> 夜深了,大家也都有些困倦,也有些饿了,于是纷纷就地取材,躺在树枝和防潮垫上,小睡一会,留一两个人看守篝火。我一向精力旺盛,所以就一直值守在篝火旁,到了三点半的时候,烧了两锅开水给醒来的几个队友驱寒,四点多的时候终于有些困了,躺下来眯了十几分钟。  <BR>  <BR> 凌晨五点,天空渐渐有些明亮,用头灯照射出去,雾气已经全然散去,能见度良好,但天亮的时间比我们估计的五点半可能还要迟一点。五点半,我取出炉头和方便面,加上鸿禧和元媛带来的两罐鱼罐头,开始煮面,大家都开始纷纷起来,两袋方便面分了两锅,每人吃一些,喝着汤吃些干粮,虽然食物不多,但热量还是比较充分,加上大家一宿没进食,大多吃得津津有味。第一锅面吃完,天色已经亮了许多,南岛和无名这就出去探路,其余人员继续进餐,收拾营地,准备熄灭篝火,我们所采集的木材刚刚烧完,几乎没有浪费。元媛又吃了两片感冒药,看起来状态很好,大家都大觉放心。很感慨分方便面和干粮的时候,大家都互相礼让,希望队友能多吃一点,让人想起以前课本里一个苹果的故事。  <BR>  <BR> 取溪水熄灭篝火,九日又进行了仔细的清查,确保没有火星可以残留,收拾好垃圾,正好行装,准备出发。也许是一夜的疲惫让我们有些动作迟缓,南岛在外面等了好一阵,我们才一同出来。此时已经是六点四十,天色大亮,风清气爽,真是好天气。  <BR>  <BR> 南岛带着大家从溪谷左侧山岭攀到附近的山顶,回望我们昨晚经过的断崖,陡峭深峻,让人心有余悸,如果当时冒险继续向前探路,后果不堪设想。在山顶,望着山下远处的盘山公路,经过仔细的判断,选择了就近的山脊——大致没有可预见的断崖——可以直下山下的防火带,于是大家抖擞精神,在密林中开路速降,虽然一路上荆棘遍布,湿滑不堪,但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艰难行进,我们终于下到了防火带,狂奔下山,八点半,到达山下的烧炭的农家休整,在溪流里清洗一路的泥尘,打电话向朋友们报平安。  <BR>  <BR> 此后的行程不需赘述,十点半下撤到公路口,泡温泉洗去一身的疲惫,路边餐厅腐败,下午三点半,回到深圳。  <BR>  <BR> 一次难忘的拉磨经历就这样结束了。  <BR>  <BR> 回深的路上,我们觉得,这次活动是成功的。我们不仅完成了线路,更在一次山野遇险的遭遇战中,表现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一定的自救求生技能,全身而退,没有人因此而伤病,这本身就是一次难得的体验。户外遭遇险情和意外,有时不可避免,有这样的经历,会让我们有信心去面对更大的困难。
 楼主| 发表于 2005-6-1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雾与火——4·16白马山-石埂山穿越

总结:  <BR>  <BR> 毕竟是活动中发生了意外,先说活动中的教训:  <BR>  <BR> 1、活动准备不足,功课做得不够。虽然我知道南岛北岛是位经验丰富的头驴,虽然我充分相信队友的能力,但也不应因此放松了对自助的要求,对线路的了解不够,以至于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此,应做充分的检讨和反思;  <BR>  <BR> 2、对活动所在区域的天气变化估计不足,莲花山脉地区地势较高,天气极不稳定,1·26卡子栋—莲花山—大银瓶穿越时就遇到了大雾,还好是在上午;这次运气就没有那么好,在下午不熟悉的路段遇到大雾,以至出现意外,需要检讨;  <BR>  <BR> 3、再次验证了装备的魔鬼定律,每个人在这方面都有得失。我在负重较轻还有余力的情况下,没有带上露营装备,也没有背上南岛放在车上的睡袋,这本身就是准备方面的不足;各位队友在这方面的体会,也请跟贴说明一下;  <BR>  <BR> 4、石埂山下山的路上,在路况判断不明的情况下,没有经过仔细的探路或者征询对路线比较熟悉的山友,贸然前进,以至迷路,这是活动中的严重失误,值得每个人深思和反省。  <BR>  <BR> 5、在登顶白马山后,天气状况不乐观,没有选择原路下撤,值得斟酌,虽然当时我们的判断也有道理,但继续前行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也是发生意外的伏笔。——此处供大家讨论,因为以我们当时对线路的了解,原路返回是有一定难度的,继续前行是不明朗的,两害相权取其轻,说不上孰优孰劣。  <BR>  <BR> 教训方面我个人想到的不多,请头驴和队友补充,也请了解该线路及经验丰富的山友斧正。  <BR>  <BR> 经验方面:  <BR>  <BR>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次的意外有着很大的偶然性,顺利脱险也有着许多运气的成分,比如露营当晚天公并没有过多刁难我们,只是在很短的时间里下了阵小雨,气温也没有降低很多;第二天的天气一开始不错,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判断和选择下撤路线;所在山区并不是完全孤立,距离可见的人类聚居区非常近,一路都有手机信号,便于下撤和遇险求救等等。  <BR>  <BR> 但我们的经历仍然有成功的经验可以总结:  <BR>  <BR> 1、我们的经历再次证明的团队的重要性。在面临危险的的情况下,我们没有惊慌失措,始终保持着比较清醒的头脑。队员的能力相近,体能状况良好,在意识到遇险之后,我就反复跟自己和元媛强调:我们有足够的体能,有食物,有露营装备(虽然只是一个睡袋和防潮垫),有后援,没有理由熬不过这一晚。大家所表现出来的乐观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相信每个人都深有体会,也是我们一生都值得珍藏的宝贵财富。  <BR>  <BR> 2、还是与队员的经验和能力有关。一天的穿越线路,领队要求携带一餐半食品,结果我们都超过了这个要求,如果不是因为考虑第二天可能遇到的不明朗的情况,我们完全可以很好的安排晚餐和第二天的早餐,因为到了山脚,我们每个人还都有部分食品可以应付一定的时间。驼牛背着露营装备上山,初看有些夸张,但却真正用到了实处,不能不说是经验丰富使然;九日曾经有两次山野无装备露营的经历,所以取火拿手,旺盛的篝火不仅保证了大家可以比较暖和的熬过一晚,更在心理上给了大家有力的鼓舞;驼牛、鸿禧、九日的开山刀,炉头等装备也是这次野外求生的重要装备。  <BR>  <BR> 3、确定迷路以后,我们确立了先找路下山,就近选择营地的方针,在天黑前确定了营地,并及时联系外界,不仅让外界了解了我们的情况,更让队员们吃了定心丸,平静地面对难熬的漫漫长夜。  <BR>  <BR> 4、营地的选择,这次选择的营地除了背风情况不很理想之外,其余方面均可称完美。  <BR>  <BR> 经验方面我也不想说得太多,否则有自夸之嫌,这是我第一次在山上遇到险情,虽然做得不多,起的作用甚微,但自问表现尚可,经受住了考验,也学到了许多山野求存的经验。能够和这样的一个团队,和这样一些队友一起经历这样一个难忘的夜晚,我深感荣幸。  <BR>  <BR> 谢谢南岛北岛,作为头驴,他付出得最多,经受的压力最大,不是我所能够想象。但正如大家所说,这是一次开心的经历,我们不仅完成了穿越,更经受住了意外的考验,我们的友谊也经受住了考验而因此变得更加紧密;我希望南岛北岛不要因此有所顾虑,总结经验教训,改天,我们再去走过;  <BR>  <BR> 谢谢和我一起经历了这难忘的一晚的队友们:驼牛、九日、鸿禧、无名风起、元媛,你们的乐观、从容、积极参与和团结协作,使我们顺利的度过了原本难熬的一晚,我会永远记得这样的一个夜晚;  <BR>  <BR> 谢谢永遇乐、SZ野马、安全第一,以及更多关心我们的山友,你们的关心和支持让我们充满了信心,让我们有更多的勇气去面对不可知的困难,这份情谊我会永远珍藏;  <BR>  <BR> 谢谢我的家人,同时也深感歉疚,回到家里,看到老母亲因一宿的担心而憔悴了许多,我倍感痛心惭愧,经过这样一次经历,我会好好珍惜自己,也请你们放心!  <BR>  <BR> 雾里,我们迷失了方向,却不曾迷失心灵;火中,我们点燃了激情,更点燃了希望!
 楼主| 发表于 2005-6-1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雾与火——4·16白马山-石埂山穿越

&nbsp;&nbsp;&nbsp;&nbsp;&nbsp; <BR>  <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不管上什么山进行穿越,都必带一包500克的军用压缩饼干去。无露营装备露营可以搭设临时避身所,最好同行队员带一块轻薄的3米X4米防水雨伞布,不重,就400克左右,很多布行都有购买,鞋带可以做绑绳。在药箱里永远保有一盒防水火柴。到超市里买一瓶烧烤蜜糖,把那包炭精拆下做好防水处理,在没有炉头的情况下一样可以利用炭精快速生起火来  <BR>  <BR> 野外生存与生活技能之——野外燃火  <BR>  <BR> 野外燃火自备燃料炉和充足的燃料是最佳选择,不仅可以方便快捷地生火,而且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但是遇到某些意外情况,就应该熟悉掌握野外燃火的技巧。  <BR>  <BR> 燃火材料:  <BR> (1) 火种:随身携带的棉花等火种。养成良好用火安全习惯。并把火种保存在一个防水潮的容器里。  <BR> (2) 引火物:干燥的树枝,树叶等。  <BR> (3) 燃料:干枯的大木棍或树干、成捆的干草、干燥的牛粪等。  <BR>  <BR> 燃火的地点:  <BR> 燃火之前应选择一个良好的地点以满足取暖和安全烹饪食物的目的。  <BR> (1) 选择一个隐蔽的位置。  <BR> (2) 把直径2米以内的堆积物清扫干净,直到露出地面以下的土壤。  <BR> (3) 若地面潮湿,就要首先用树木搭建一个平台,上面铺一层沙子或石子。  <BR> (4) 在有风的情况下可以挖一个土坑,在土坑内生火。  <BR> (5) 不要在潮湿或者多孔渗水的岩石附近生火,因为遇热达到一定程度,岩石等可能发生爆炸。  <BR> (6) 准备一桶沙子或水放在火堆旁边,一旦火势过大可随时扑灭。  <BR>  <BR> 其他途径的燃火方法:  <BR> (1) 使用打火石与钢片。  <BR> (2) 使用放大镜、相机镜头片,或用冰磨制的凸透镜等聚焦太阳光。  <BR> (3) 钻木取火。  <BR>  <BR> 燃火的种类:  <BR> (1) 安全过夜火堆。  <BR> (2) 长效火堆。  <BR> (3) 下形火炕。  <BR> (4) 圆锥形篝火。  <BR> (5) 星形火堆。  <BR> (6) 钥匙形火坑。  <BR> (7) 金字塔形火堆。  <BR> (8) 屋形火堆。  <BR>  <BR> 生火方法与火力控制:  <BR> 生火方法:准备一个软管装的固体燃料,在湿的薪木上要涂固体燃料,在顺风的一侧用粗薪木作枕头,防止沾到潮湿的地面。再在上面放上小树枝,然后着火。  <BR>  <BR> 火力控制:挖一个浅坑,朝顺风的下方放中大的树枝方向着火燃烧,后侧放着粗大的薪木,再放上中等粗大的薪木,从侧方补充小树枝继续燃烧到上面薪木燃烧为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山友户外网

GMT+8, 2024-12-31 02:10 , Processed in 0.23396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