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大家究竟走过了那些线路?好奇了... <BR> <BR> 本次探路事先对线路进行了详细的规划, <BR> 规划的意思是:地图上的航点是设想的点,不一定在实际线路上有(当然实际行走时,希望能按规划的点行走),这是探路及定向穿越的重要部分.这也增加了线路的未知性 <BR> <BR> 航迹线路图说明: <BR> <BR> 航点50-51-52-53-54-55-56-...76-77-78-79-80为规划中的行走线路.其中80点为红花嶂顶峰 <BR> <BR> 航点180-179-178-177-176-175-174-...154-153为参考航点,为调整航点参考之用. <BR> <BR> --------------------------------------- <BR> <BR> 1.航点50与51之间是我们当天的露营点.当晚开车至52后,向右拐至工地.后原路返回至我们的营地. <BR> <BR> 2.第二天一早7:07分队伍从营地出发,经过52点后,向53点出发.是长7公里的徒步线路.经过马肚坑,我们至达66号点.其中我们中途碰见的点:"田寮村"位于63号点于64号中间.地图上未标出. <BR> <BR> 3.航点66是至71号点,是半小上坡的机耕道,相当的好走.到达71号点后,有一分叉口,向左的明显宽阔下坡线路编离规划线路,偏向A点(见图所示),后经过分析,决定探路折返至71号点。找到正路后,向72号进发,并顺利到达72号点。 <BR> <BR> 4.到达72号点后,继续向前,遇到决定本次探路成功与否的事情: <BR> 此时明显线路开始偏离了73号点,向北方向行进。这就给方位判断带来很在的困难:主要是72号、73号、74号、75号点是规划点,并非一定完全可靠点。仅76号是可靠的防火带点。 <BR> 此时是继续向73号点靠拢还是沿着明显的路前进?这是一个很难的决择。 <BR> 经过考虑,决定先继续前行,再试从方向向76号点方位进发。 <BR> <BR> 后来明显路线消失。后来折返回一段,开始沿另一小道开始上山,后小道流水消失。经过考虑,决定开路登顶B点。但是这一段路后部分较陡,并且碎石较多,并且可抓扶树技较小。以至出现飞石现象。这一段确实比较危险,考虑原路返回,放弃登顶这个小山坡,后决定让小鬼先行上顶,后来如风也上顶,做好攀爬,还是安全的,并且顶上,发现离宽阔的防火带近在咫尺,遂让全部缓慢登顶。 <BR> 这也是本次穿越较为危险的一段路。不过大家小心地克服了困难。 <BR> 从73号点至这一段路段的来回多次探路,耗费了全队的很大力量,也多耗费了约1.5个小时。 <BR> 从探路角度来说:从山脊称登至小山顶再横截至既定目标地是常用的方式。 <BR> 从防火带向西下至76号点,果然看到66号点至65号的入口。 <BR> 假如,我们从73号点向74号点开路,再至74号、75号、再抵达76号,或许我们可以节省2个小时。如果但这74号点在规划中就是非可靠点,也有可能多花3个小时。这个问题可能须要有先知先觉的人,或有向导才知道了... <BR> <BR> 当面临:明显的宽阔线路逐惭偏离非可靠规划点时,领队该如何决择?这是导航探路最难的决择。靠经验+少许运气了 <BR> <BR> 5.从76号点至80点山顶。防火带上坡路,队伍都很厉害,都以比较快的速度上去了。 <BR> <BR> 事后小结: <BR> 从实际情况来看,这样规划线路已经接近完美,规划的点也非常的到位。虽然实际走与规划点有偏差。 <BR> <BR> 如果有向导带路,队伍应该有路直接上至76号点。故登顶红花嶂可以在下午2:00前结束,并且能节省队伍大量的精力。而我们现在是在4:15分才登顶红花嶂。这应该是探路活动的特性体现吧。 |